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成果

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双向赋能研究报告

发布日期:2025年06月13日

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双向赋能研究报告

黄岚珂  张瑞 李宝通(和田职业技术学院,农业科技系,新疆和田,848000)

作者信息:黄岚珂,男(1995.11—),汉族,籍贯 湖南常德,本科,助教,研究方向:园艺技术,花卉栽培

和田地区农业职业教育集团、洛浦县职业教育集团 2024 年职业教育专项研究课题(LM2024019)


摘要:随着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深入发展,职业教育在推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本研究报告旨在探讨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之间的双向赋能关系,通过深入分析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本研究发现,职业教育可以为乡村振兴提供必要的人才支持和技术保障,而乡村振兴则为职业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实践平台。双方相互促进,共同推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职业教育;乡村振兴;双向赋能;人才培养;区域经济

引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之间的关系愈发紧密,一方面,职业教育通过培养具备专业技能和创新精神的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另一方面,乡村振兴为职业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实践资源和广阔的舞台,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创新与发展。本研究从双向赋能的视角出发,深入探讨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期为我国乡村振兴和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一、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的战略意义

1.1 职业教育在推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地区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培养具备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为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供了坚实的人力支持。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市场对于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职业教育正是通过其专业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满足了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为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动力。职业教育通过与企业、行业的紧密合作,促进了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职业教育机构与企业的合作,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实习实训的机会,也为企业带来了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的动力。这种合作模式不仅提高了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也为地区经济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职业教育还能够促进就业和创业,为地区经济的稳定增长提供保障,通过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指导,职业教育帮助人们提升就业能力和创业素质,增加了他们参与市场竞争的机会。这不仅有利于个人的职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为地区经济的稳定增长注入了活力。

1.2 乡村振兴对于国家整体发展的重要性

乡村振兴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战略之一,对于国家整体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乡村振兴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加强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乡村振兴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乡村振兴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基石。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乡村振兴能够提升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竞争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同时乡村振兴还能够促进农民的收入增长和生活质量提升,增强农村社会的稳定性。

乡村振兴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农村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通过发展乡村旅游、特色农业等产业,乡村振兴能够推动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为国家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职业教育通过培养高技能人才、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和就业创业等方式,为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而乡村振兴则通过实现城乡协调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以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等途径,为国家整体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因此加强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的战略协同,对于实现地区和国家的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二、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的内在联系

2.1 职业教育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农村地区对于人才的需求愈发迫切,而职业教育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能够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职业教育通过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的针对性调整,满足了乡村振兴对于多元化人才的需求。针对农村地区的特点和发展需求,职业教育机构可以灵活设置相关专业,如农业技术、乡村旅游管理等,培养具备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这些人才不仅能够适应农村地区的产业发展需求,也能够为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提供有力支持。职业教育通过与企业、行业的紧密合作,为乡村振兴提供了人才输送的渠道。职业教育机构通过与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建立实习实训基地等方式,为学生提供了实践锻炼和就业的机会,这些企业往往与农村地区的产业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学生可以在实践中深入了解农村地区的产业特点和发展需求,为未来的乡村振兴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职业教育还通过开展农民培训、技术推广等活动,提高了农村地区的人力资源素质,针对农村地区农民的技能提升和知识更新需求,职业教育机构可以开展各类培训活动,如农业技术培训、电子商务培训等,帮助农民提升职业技能和市场竞争力。这些培训活动不仅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也为农村地区的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2.2 乡村振兴为职业教育提供实践平台

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为职业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实践平台和发展空间。乡村振兴为职业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教学资源。农村地区的产业发展、社会服务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资源和环境,为职业教育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教学资源。职业教育机构可以利用这些资源开展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入了解农村地区的产业特点和发展需求,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乡村振兴为职业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市场和发展机会,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农村地区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都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这为职业教育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市场和发展机会,同时乡村振兴也需要大量的高技能人才来支撑,这为职业教育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职业发展空间和机会。

农村地区的产业发展和社会服务等方面都有着巨大的创新潜力,职业教育机构可以紧密结合农村地区的实际需求和发展趋势,开展创新研究和探索,这不仅有助于推动职业教育的创新发展,也为农村地区的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和智力保障。

三、双向赋能的实践案例分析

3.1 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成功案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的和田地区,过去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当地的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然而近年来,随着职业教育的介入,该地区实现了从贫困到小康的跨越。和田地区所属的第一所现代化高职院校——和田职业技术学院,专门开设了适合当地农业发展的农业科技系,如园艺专业、农产品加工专业和畜牧兽医专业等。学院不仅为学生提供了系统的理论知识,还结合当地实际,开展了丰富的实践教学活动,学生们在专家的指导下,学习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生产中。通过职业教育的培训,当地农民的技能得到了大幅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也有了显著提高,有机农业和特色种植逐渐成为当地的特色产业,产品远销国内外,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职业教育还为当地培养了一批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他们不仅具备丰富的农业知识,还具备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创业精神,在他们的带领下,当地农业产业不断壮大,乡村振兴的步伐不断加快。

3.2 乡村振兴促进职业教育创新的实例

在江苏省的一个乡村地区,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为当地的职业教育带来了创新发展的契机,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该地区急需一批具备旅游管理和服务技能的人才。为了满足这一需求,当地的职业教育机构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开设了旅游管理、酒店管理等相关专业,并引入了行业内的专家和企业进行合作教学。通过与企业的紧密合作,职业教育机构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教学资源,还根据市场需求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方式。学生们在校期间就能接触到最前沿的旅游管理和服务知识,并通过实践锻炼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和技能水平。乡村振兴也为职业教育机构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发展空间,随着乡村旅游的持续发展,对于旅游管理、酒店管理等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为职业教育机构带来了更多的生源和就业机会。

在这种背景下,当地的职业教育机构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和内容,加强与企业和行业的合作,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技术支持。同时乡村振兴也为职业教育机构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和市场前景。这种双向赋能的关系不仅促进了职业教育和乡村振兴的协同发展,也为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政策建议与未来展望

政策在推动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的融合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加强两者之间的政策协同,政府应制定具体的政策措施,确保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在发展规划、资源配置和项目实施等方面的紧密配合。此外政府还应建立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的联动机制,加强部门间的沟通与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两者的融合发展。

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和需求,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的融合发展需要不断创新和探索。未来应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和尝试:一是加强职业教育与农村产业的对接,培养更多符合农村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二是推动职业教育与农村社会的深度融合,发挥职业教育在提升农村人口素质、促进农村社会进步方面的积极作用;三是创新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方式,更好地适应乡村振兴的需求和发展趋势,通过这些探索和尝试,为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的融合发展开辟新的路径和模式。

结束语:本研究报告通过对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双向赋能关系的深入探讨,揭示了两者之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内在逻辑,面向未来,应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的政策协同,推动双方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和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实现深度融合。同时还应积极探索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的新路径,为我国的乡村振兴和职业教育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在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的双向赋能关系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具备深远的历史意义,通过不断深化双方的合作与交流,有望共同开创一个更加繁荣、更加和谐的新时代。

参考文献:

[1]罗应棉.职业教育高质量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的路径探索[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04):16-19.

[2].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J].教育研究,2023,44(08):122-129.

[3]蒋士会,孙杨,张钰与.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赋能乡村人才振兴:逻辑、困境与对策——以广西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3(18):47-55.

[4]瞿晓理.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实践与优化[J].职业技术教育,2021,42(13):59-64.

[5]朱德全,石献记.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技术逻辑与价值旨归[J].中国电化教育,2021(01):41-49.